Lunar

我们相信在这萎靡不振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后面正悄悄酝酿着一缕阳光。IPO的泡沫化为市场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改变,例如将股东与创业家对公司的期望值变得更加理性,同时更刺激了中国市场并购的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以控股与增值服务为主导的投资将在中国将收到回报的明确信号。

成长的烦恼

在2007年,中国实施的股权分置制度清除了法人股流通障碍,并开放了法人股在二级市的全部流通。这项改革导致众多公司在这段期间通过A股纷纷上市。同时国内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的逐渐开放更为公司上市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到了2011年,国内企业IPO的浪潮达到了顶峰。由于国内二级市场估值的虚高以及证监会对控制IPO数量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这种纯粹依靠赚取一、二级市场股权价格差价的商业模式在很长时间内取得了成功。自2011年下半年起,国内IPO市场陷入寒冬,新股破发屡见不鲜。在2007年后半年至2011年间共有913家公司上市,而有百分之82%的公司现在估值低于当时的发行价。这些公司中不乏众多美体媒体宠儿,例如招商证券(低于发行价48%) 以及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低于发行价49%)。

并购投资的强势崛起

根据清科集团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204起。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88.4%,较2012年4季度增长超过177%,为有统计以来的单季度成长以及交易量的最高记录。

在这疲软的市场中,并购的成长无疑为私募基金提供了些许可贵的流动性,并且为基金投资人提供了分红。道琼斯发布的报告指出,2013年一季度PE/VC支持完成的并购退出案例达到了7笔,比上一季度增长了超过250%。同一期间,通过IPO实现退出的数量为零。这是中国私募股权行业有史以来单季并购退出案例数量的峰值,也是并购退出首次超过IPO退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预期这个趋势将会继续下去。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较少,尽管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将会增加,可是在中国,企业上市的路程是非常漫长的。中国证监会官方数据表示待审批的拟IPO企业数量超过900家,而我们估计拟上会但尚未报会的企业数量估计超过4,000家。这意味着,即便本土IPO市场获得重启,依照过去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消耗掉现在的拟上市企业也需接近3年的时间。

并购行为说明了什么

这几年开始有私募基金在宣传材料中提出了将企业以并购的形式退出,并希望未来可以更多的仰赖这个新的退出渠道,我们认为这个发展为在优质企业中的取得多数股权提供了有趣的机会。长久以来,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一直青睐于少数股权投资,对并购型投资抱有一定的偏见。我们私募界里时常听到“不可能在中国控股”、“少数股权投资较控股投资而言风险更低”、“我们不愿意买别人要卖的东西”等等的消极的声音。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控股投资对私募界毫无吸引力,那为什么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如此盛行?

我们相信并购企业拥有自己的商业平台、称职的管理人才、行业知识、以及缺乏如私募基金的收购竞争对手。同时我们也相信许多的并购型企业发掘了许多合理估值的投资机会,并且透过控股以帮忙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过去一个季度以来许多并购者发掘了便宜的公司并且以合理的条款取得了控制权,我们相信拥有运营增值服务专长的私募基金也将在未来享有与公司并购者同样的优势。

其他驱动因素: 死亡、税收、以及继承

世代交替是另一项驱动并购市场的因素。在中国,相对成熟企业多为50 – 7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创办。随着企业创始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如何让管理层实现平稳过度、让企业健康续存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话题。许多企业家在他们抽的每一根烟、每一杯白酒、以及每一次与政府的高压谈判过程中慢慢意识到,生命将有终结的一天。继承与税收还有死亡一样,都是一个生命中不可免的过程。有另一批企业家因为成本上升、利润下滑、以及财务比值恶化感受到了企业转型的必要性。所有中国一流的企业家更关心的是自己所对社会各方所承担的责任,例如当地小区的发展以及如何让自己的员工过得同样宽裕。他们非常关心如何让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能在未来承受更多的社会责任。

“由谁继承”是企业正在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独立,而其中很多“小王子”以及“小公主”们对父母为自己提供的物质环境习以为常,坦然接受之余缺乏继承家族企业的意愿或着或者能力。于此同时,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资源也在逐年增加。彷佛每个星期我们都能在主流媒体上看到受人敬仰的成功企业创始人退位让贤,把企业托付给真正适合企业、有能力且愿意为企业付出的职业经理人打理。这里面不乏大家熟悉的名字,如马云以及任正非。在马云辞任阿里巴巴总裁的那一天他说:“明天开始,生活将是我的工作。”

我们相信企业家在面对继承问题的时候会渐渐倾向于选择能为企业提供增值的服务和专业管理团队的合作伙伴,以保障企业继任问题得以解决,并确保企业家所付出巨大心血打造的产业得以从“创始人导向”到“股东导向”的健康续存。我们相信市场将会意识到并购以及控制权拥有广大的发挥舞台。

IPO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Lunar